绿松石国际概念是如何定义的

绿松石市场上有原矿和优化、处理绿松石之分。那么国标和行业对这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;晓歌上遍文章讲的绿松石加工工艺中,哪些方法属于优化、哪些方法属于处理。本章将解答这些问题。1.jpg

一.国家标准对优化处理的定义

1.优化处理的概念(enhancement)

优化处理是指除切磨和抛光以外,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颜色、净度、透明度、光泽或特殊光学效应等外观及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。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类。

2.优化(enhancing)

优化是指传统的、被人们广泛接受的,能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现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。

3.处理(treating)

处理是指非传统的、尚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。

3.未经过优化和处理的珠宝玉石

珠宝玉石原石直接加工,未经过任何优化处理的宝石是最好的,在定名上直接使用珠宝玉石名称。然而市场上,为改善珠宝质量,许多珠宝玉石经过优化和处理。优化和处理是一个度的问题,但有本质区别。

4.经过优化的珠宝玉石

经过优化的珠宝玉石可以直接使用珠宝玉石名称,可在相关质量文件中附注说明具体优化方法。

5.经过处理的珠宝玉石

经过处理的珠宝玉石定名时应在基本名称处注明:

名称前加具体处理方法:如扩散蓝宝石,漂白、充填翡翠。

名称后括号注明处理方法,如蓝宝石(扩散)、翡翠(漂白、充填)。

在名称后括号注明“处理”二字,如蓝宝石(处理)、翡翠(处理)。2.jpg

二.国标对绿松石优化处理的说明

根据国标GB/T 16522-2010珠宝玉石名称规定,绿松石浸蜡属于优化,充填、染色属于处理。

绿松石分为纯天然未优化处理的绿松石、优化绿松石、处理绿松石、合成绿松石。根据国家标准,纯天然未优化处理的绿松石、优化绿松石都可以直接命名为绿松石。处理绿松石需要标注“处理”或处理的方法,如“染色、充填、充胶。合成绿松石为人造宝石,不属于天然宝石。3.jpg

三.市场上哪些方法属于优化,哪些方法属于处理

1.对国标的理解

依据国标规定,对绿松石加工工艺中的方法进行对号,普遍认为轻微的浸蜡和无色注油属于优化,其它方法都属于处理,在销售中应该注明。

2.行业人士的声音

晓歌听到绿松石从业者普遍认为我国标准太高,与美国标准和传统工艺不一致。美国绿松石普遍经过加工处理,在美国被市场认可(意思是认可属于优化)。美国绿松石在国内近年也大量销售,尽管有不同的声音(即认为是处理的),现在国内市场基本认可。绿松石加工有好多传统方法,比如浸胶和挂色,这些方法应该属于优化,他们认为这些方法已经被消费者接受。这些方法是绿松石原料特性决定的,这些方法是必要的、轻微的,是为了优化,使绿松石卖相更好,不留瑕疵。

3.系统宝石学的说法

(1)注塑

注塑处理的绿松石主要是在绿松石中充填高分子聚合物,高分子聚合物主要为环氧树脂和丙烯酸酯。注塑也包括无色和有色塑料的注入,有的还要加入着色剂以提高绿松石的颜色。

(2)注硅酸钠的(水玻璃)

硅酸钠又称水玻璃,绿松石注硅酸钠可以改变绿松石的稳定性,提高透明度。

4.国外绿松石的优化处理是如何定性的

美国是绿松石生产消费大国,其产出的绿松石质量除少部分质优,多数质量不好,需要优化。看看美国资料是如何对优化、处理进行划分的。

(1)过蜡、注油

过蜡、注油是传统的方法,自古以来一直在用也被接受,具有保温作用,从而增强颜色和光泽。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高级别的绿松石。注油和过蜡的绿松石在太阳光下容易出现“出汗”现象,表面出现白色膜或花。这种处理用一些方法是可以去除,使绿松石恢复之前状态。

(2)背衬或底衬“backing”

一些好的绿松石呈细小脉状,我们看到就是一条缝,这种绿松石太薄,直接加工成饰品容易断裂,为使饰品更为牢固耐用,把这种绿松石粘贴到一块坚固的材料上,这种绿松石被称为背衬或底衬绿松石。美国西南部所有薄片状绿松石都这么处理,是一种标准处理方法,这种处理方法在其他地区不流行。美国西南部的土著居民大量使用绿松石,他们发现底衬方法增强了薄片状绿松石的强度,不会降低绿松石的质量。

(3)稳定处理“bonded”or"stabilized"

稳定处理,也叫固化处理,是在绿松石材料中注入塑料或水玻璃。这种处理过程主要是对美国不稳定的白粉状绿松石材料(Chalky American Material),类似我们的泡松。这些绿松石如果仅用注油或过蜡不够稳定耐久。因而采用更为稳定的方法:压力注入环氧树脂、塑料(如聚苯乙烯)或水玻璃(硅酸钠),使绿松石外观有湿润感,增加硬度,降低孔隙度。但这种方法处理更为严重,使绿松石发生了改变,不能被市场接受,属于处理。尽管该方法成本也不低,需要数月才能完成,但大多数美国绿松石仍采用这种方法处理。

(4)染色

用蓝色、普鲁士蓝(Prussian Blue)或其它颜色的染料对松石染色来提高松石档次。染色方法通常与注塑工艺一起,在一道工序中完成。尽管染色的绿松石颜色更均匀,变得更好看,但这种方法属于作假、欺诈,一些染色会褪色。

(5)再造

最严重的处理就是再造,方法是把用绿松石边角碎料加工成粉末,然后用树脂粘合为块体。还有更为严重的作假,用其它非绿松石粉末,加上树脂胶和染料制造造假的绿松石。在美国市场上这种绿松石被称为“块状”(block)绿松石,或直接称为“block”。

在以上各种方法只有注油(无色油)、过蜡被美国人认为是属于优化,这些方法没有显著改变绿松石,而且经过一些技术处理,可以除去蜡和油。稳定处理、染色、再造都属于“处理”。

晓歌分析

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绿松石市场。在这个市场中有采矿者、加工销售商、消费者、鉴定机构、政府部门。从政府角度要保护资源,合理利用有限的绿松石资源,构建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。

原石、优化绿松石都是松友喜爱的品种。但绿松石矿产资源现状是瓷松很少、价格高,满足不了市场需求。开采出来的绿松石多数是面松、泡松,绿松石孔隙多,从合理利用资源、形成不同档次和价格的产品、更多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,优化、处理提高绿松石的耐久度是必要的,是绿松石加工的必要过程、工艺流程,这些工艺在国际上是认可的。但优化处理应该告知消费者。但现在市场上缺乏信任,多数商家不告知消费者所卖的绿松石是否经过优化或处理,或者说都没有处理。晓歌走访绿松石市场,发现有商家用深度处理的绿松石冒充好的绿松石卖高价,但多数情况下,商家是按照绿松石的质量把产品分成不同档次来定价销售的,优化处理的绿松石价格并不高。现在的问题是商家不敢告诉消费者这个是经过优化处理的绿松石,消费者认为自己买的是未处理的绿松石,找鉴定机构一鉴定,问题来了,商家涉嫌“卖假”。商家不敢告诉消费者卖经过处理的绿松石,主要原因有:

消费者对优化处理的概念和工艺流程不了解,认为优化处理的就是假的,就是买假了,优化处理的绿松石就完全不值钱。其实优化处理的绿松石原料也是绿松石,只是经过了优化处理的工艺流程,提高了绿松石的耐久度(包括提高硬度、降低孔隙度),也是有价值的。

行业中都不说自己的绿松石是优化处理的,自己说了产品卖不出去。

至于说哪些工艺是优化、哪些是处理,商家也遇到了尴尬。优化处理的工艺是传统工艺,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、提高绿松石耐久度的必要工艺,现在成了“作假”工艺。商家认为国家标准对优化处理规定的过严。多数商家认为浸胶应该属于优化,是绿松石加工的必要工序,注胶才属于处理。从保护消费者利益、引导市场健康发展角度、国家制定了相关标准,市场上也有了鉴定机构。鉴定机构的观点是浸胶、注胶二者没有严格界限,从鉴定角度无法区分。按照国家标准,只要发现有胶,就是处理。也就是说发现绿松石个别孔洞有胶也属于处理。

优化和一部分处理本来只是必要的加工工艺,不同档次的产品有不同的价格,商家没有必要遮遮掩掩,越遮掩消费者越不放心,商家应该满足消费者知情权。消费者也需要明白,优化处理工艺是为了保证绿松石在制作过程中的完整性而不破裂,只要价格合适,绿松石漂亮,太过于纠结是否有优化,没必要。

绿松石的优化处理主要目的是改善颜色,提供耐久度,包括提高硬度和降低孔隙度。与其它珠宝一样,其详细的处理方法通常不对外公布。这就让消费者和珠宝鉴定师用各种方法检测是否经过了处理。对于加工好的绿松石产品,鉴定时不能采用破坏性的方法,比如用加热针刺在不显眼的地方,而这种方法对于探测是否注油、过蜡、注塑很有效。这些都增加了绿松石鉴定的难度。

最后编辑于:2018/12/12作者: 晓歌绿松石

晓歌绿松石,交流微信373001788(长按数字可复制)